GoGoX 香港

從 8 萬到 3 億台幣的故事 —— 專訪 GoGoVan 共同創辦人 Steven Lam

▲GoGoVan 共同創辦人兼 CEO,Steven Lam

戴著復古圓框眼鏡,講話速度飛快,有條理,交替講著流利的英語和普通話,他是 GoGoVan 共同創辦人兼 CEO Steven Lam。GoGoVan 去年登陸台灣,和其他地區策略不同,主打機車送貨,更在 2015 年 6 月獲得千萬美金投資,目前全球據點包括香港、新加坡、韓國、中國,約有超過 70,000 位司機加盟。如今成績斐然的公司,當年竟是從 2 萬港幣(約 8 — 10 萬台幣)開始的。

Inside 這次前進香港,專訪 GoGoVan 共同創辦人 Steven Lam ,看看這間黃藍大貨車背後的公司,究竟是怎麼看東南亞的貨運產業,網路又能怎麼改變這個充滿老舊傳統的行業。

工廠改建辦公大樓

9GAG 一樣,GoGoVan 的辦公室位於新成立的辦公大樓,現在香港這類大樓多是由舊工廠改裝的,內部空間寬敞,少隔間,租金較便宜,從這裡也感受出香港製造外移,服務業取而代之的現象。

走進一樓挑高大廳,一旁是接待櫃台,旁邊標示著每層樓對應的辦公室,裝潢也很新,不經 Steven 提醒還看不出來以前曾是工廠,唯獨內外皆有電梯,兩邊還有玻璃門相隔,回想起來格局是有些奇怪,原先以為氣派的挑高,其實是工廠原本的屋頂。

Steven 回顧 GoGoVan 發展初期,是由 7、8 個人擠在一個小攤子工作,幾乎背貼著背,每到夏天非常悶熱,後來員工增加到 30 人,也搬到了稍微大一點的辦公室,但由於人手擴張了,還是顯得侷促,最後才搬到這新的,充滿 GoGoVan 標誌性黃藍裝潢的辦公室,而全球員工不包括司機也達到了 300 多人。

電話叫車的限制

Steven 以前經營便當盒廣告公司 BoxAd ,在便當盒上刊登廣告並提供給各餐廳,每天早上就要送到大街小巷的餐廳裡,而且爸爸是裝修工人,兩者都常常需要貨運服務。每一天都要花掉 5 到 10 通電話的時間,打遍各家貨運中心,或打給熟識的司機找車,中小企業通常都沒有長期合作約,每天都要浪費很多時間。

在 GoGoVan 出現之前,其實不管是香港還是台灣,都要打電話叫貨車,就像計程車一樣,客戶先連絡車行,再分配給寄在車行底下的司機。因為無線電設備管制,一台貨車通常只能掛一間車行的設備,而且調度中心的服務態度不佳,又經常打遍十多家調度中心叫不到車。

BoxAd 時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一開始用 WhatsApp 群組,但初期有上限 20 人,還是要分成很多個群組,短時間切換不同群組常造成一團混亂,於是便著手開發網路貨運叫車平台。

而在擴張時,更發現東南亞的貨運公司型態都很相像,也都有類似的問題,各國法規對載貨的限制和載客比起來其實不多,大致上跟著以前貨運業的法規走就可以了。

台灣用機車滿足小型、機動的特色需求

Steven 還分享了台灣的購物和物流觀察,因為台灣機車多,要找到機車貨運很容易,又台灣範圍比香港大,貨車密度較低,還有台灣人網路購物習慣一次買一點點,單筆貨量很少,所以試著從機車開始。不過以後 GoGoVan 還是會提供貨車,由於台灣整體貨運需求很大,也已經有很多不同的小型貨運公司,但都非常傳統,管理流程也很舊,他們現在想要改變並整合這些流程,提供一個更方便的平台。GoGoVan 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追蹤司機位置,也可以用即時訊息聯絡,app 內付費,整合金流,甚至未來也許可以用行動裝置簽收,把流程全都整合在一起。Steven 有很多服務是從與當地司機交流得到的寶貴回饋而來。

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

聊到各國偏愛的交通工具,Steven 回想到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商學院的辛苦日子,那個時候半工半讀,白天上完課,晚上還要開車送外賣,每天開 7、8 個小時,一路到晚上 10 點、11 點,回去還要做功課,上課都昏昏欲睡「怎麼暈過去的都不知道,」Steven 笑談那段日子,回想起來既辛苦又充實,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。
2010 年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後,回到香港成立了便當盒廣告公司,做得不錯,2013 成立了 GoGoVan 以後才把重心放到了 GoGoVan 上面。「便當盒真的太辛苦了,」Steven 說,他們以前都要一大早把貨送到各餐廳,下午回到公司還要在便當盒手工貼上廣告,非常忙碌,雖然很快就達到損益平衡,但是非常消耗勞力,規模化也有困難。當 GoGoVan 冒出來以後,他們發現這是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,便把 BoxAd 收了,全心開發 GoGoVan。「我們拿了兩萬港幣(約 8 — 10 萬台幣)就創業(GoGoVan)了,」Steven 說道。

台灣提供貨物賠償

Steven 表示,雖然在台灣,一般人只要下載司機專用 app 就可以申請成為司機,不過管理起來跟營業貨車沒有太大的不同,因為是載貨而非載人,法規面沒什麼大問題,人身安全方面主要依賴車主自己本身的保險,運送的貨品 GoGoVan 則有提供貨物賠償。

Inside 之前也有報導台灣機車載客的團隊 LetsRide,談到這個,Steven 表示他們目前沒有考慮載人,相較印尼機車載客非常普及,台灣多數還是偏好使用汽車計程車,並不覺得這個市場有足夠的需求。

GoGoVan 還有提供跑腿服務,一開始實行屬於台灣獨家功能,初期其實單做快遞服務,不過有很多客戶有類似的需求產生,一開始可能是找他們送文件,後來還有人要送愛妻便當,趕著送東西去機場等等,「就像我們在 startup 經常說的,『Listen to the customer』。」顧客時常提出一些很實用的意見,而他們也會在評估後納入新功能,現在新加坡、台灣、韓國都漸漸開始有跑腿服務。

先穩固目前新開發的市場

未來一年,「先將服務做好,沒有想要擴展,現在已經夠多了。」Steven 說,「一步一步來,我們現在已經在 4 個國家,8 個城市提供服務,現在就是先把功能做好,並且去傾聽用戶的需求。」香港從 2013 年 7 月就開始,經營的比較久,訂單也最穩固,新加坡剛過一年,其他地方的服務開始都不到一年。而目前海外的擴張,Steven 表示主要是依賴直覺加上緊密的市場調查,來決定前進哪一個市場。

各地文化的不同

GoGoVan 的服務在香港是免費的,不抽成也不收手續費,運費全數歸司機,採取不求盈利先擴展市佔的策略,但到了台灣,很多司機回饋希望他們收錢,「所以我說台灣人特別好,其他地方完全沒聽過這種要求。」Steven 說。不過其實是台灣的司機質疑「免費的最貴」,有詐騙或想搜集個資等疑慮,所以他們就開始收取費用。

韓國則是很重視輩分,要注意很多禮儀,不像台灣人一樣隨性,在各地談生意,Steven 學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。

還有一點,台灣人常提出真心的建議,其他地方大多還是專注在自己生意賺不賺錢。比如在香港,司機會激動地「要求」一定要改善功能,否則會妨礙到他們賺錢。台灣司機則會對服務懷著感恩的心情,提供建議,如果大家可以一起開心賺錢最好。

香港的司機特別熱愛賺錢,新加坡和臺灣比較像,司機還是會希望能妥善規劃休息時間。韓國人則是工作壓力大,不一定像香港人盯著錢,但天天都想著工作。澳洲方面則是剛剛起步,而且人力及各項成本較高,還在準備當中。

雖然說香港司機是賺錢第一,還是會出手幫忙他們的生意,大部分人對 GoGoVan 的印象就是經典的藍黃大卡車,但 Steven 表示並不是每一台車都會貼上貼紙,他們也沒有強制,因為司機並非被綁在 GoGoVan 。不過有的司機已經完全靠 GoGoVan 接單,便自告奮勇幫忙貼上車身標誌以達廣告之效。

擴張先於盈利

香港客戶中小企業比起來更多,新加坡、台灣、韓國則大部分都是大一點的企業客戶,而不論在哪裡,企業客戶都多於私人需求。通常大企業才會簽約長期合作。

就像眾多的新創公司一樣,目前 GoGoVan 除了前面提到台灣的特例,以及固定合作的簽約企業以外,基本上沒有收費,以攻下市佔為主要目標。

來源:INSIDE